雷音禪寺(高雄)
雷音禪寺(高雄)
靈穩塔
雷音禪寺前身為代天宮,民國21年(公元1932年),陳鄭罔市女士(日後的宏慧尼師)在同修夫婿往生後,攜帶幼子至田草埔現址創建代天宮,供奉幽冥教主、玉皇上帝、東獄大帝、王爺等神祇。一段時期後,信徒日增,香火鼎盛,民國32年(公元1943年),四眾弟子捐款購買土地,做為共修道場,土地暫以當時負責人王綿源、蔡遇、陳保吉名義登記,所有權暨管理人屬於雷音禪寺。
民國34年(公元1945年)陳鄭罔市女士禮大崗山義敏法師披剃出家,蒙賜法名宏慧,隔年,竹茅建造的代天宮,因長年風雨影響,屋況破漏,遂於民國35年(公元1946年)拆除重修,信眾建議於虎邊空地增建水泥磚瓦之三樓大殿,民國36年(公元1947年),蔡遇申請登記所有權人,權利範圍占三分之一,三樓大殿於民國38年(公元1949年)農曆九月工程完竣,新寺院取名「雷音禪寺」,首任住持為宏慧尼師。
民國61年(公元1972年),宏慧尼師往屏東東山寺受具足戒,得戒和尚為賢頓大和尚,民國69年(公元1980年)十二月宏慧尼師因年邁體弱卸任住持,由慧法法師接任第二任住持。
祖師堂
民國82年(公元1993)年)四月重建靈穩塔,民國85年(公元1996年)慧法法師接受鄭山玉居士(日後的明嚴法師)建議,拆除重建前殿,慧法法師將重建工程重任交由鄭山玉居士負責,時效快速的在八個月完成,前殿五樓建築在民國86年(公元1997年)農曆八月完竣落成,民國89年(公元2000年)農曆二月一日,明嚴法師接任第三任住持,隔年開始整修寮房,在當家達正法師協助之下,陸續完成準提佛母殿、祖師殿、地藏殿等的整修工程,並增購土地建涼亭、停車場,始具今日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