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寺協會

Facebook專頁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南山放生寺(新北)

*
五百羅漢牆
*
佛寺側景

南山放生寺乃由開山方丈蓮航老和尚於民國50年(公元1961年)所創立,當年老和尚因感念於近代戰亂連連,乃由殺業深重之召感而成,於是發願集資購地建寺弘揚護生理念。購地後依願先開闢一廣大約五百坪大之生態池,以作為水族眾生之自然保護區,並命名為「無量壽放生池」,隨後復於水池後方修建一簡單房舍作為佛堂,開山創寺雛型於民國54年(公元1965年)元月概略完成,因地處於中和南勢角南山下,於是寺名定為南山放生寺是時許多當代書法名家皆提筆揮毫祝賀,後經整編付梓,而成為一本融合宗教、藝術、文化的墨寶集《南山放生寺護生碑林》,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復於放生池畔依原版立碑雕刻,成為當代極具主題特色之護生碑林。

寺中有一棵極為珍貴的釋迦牟尼佛成道時之菩提樹第三代樹,此菩提樹即是民國55年(公元1966年)中華民國出席「世界佛教僧伽大會」時,代表白聖法師和悟一法師由斯里蘭卡迎所請回的那株第三代菩提樹,此樹苗並曾於該年八月五日起在善導寺公開展覽當年白聖長老因善導寺無地方可種植,於是轉結緣予本寺開山住持蓮航長老,此菩提樹至今仍生長於南山放生寺內,後又衍生出兩棵第四代菩提樹苗,經移植栽種,如今亦已長得極為茁壯。

*
無量壽放生池
*
無上智佛塔
*
護生碑林
*
佛成道菩提樹第三代
*
五百羅漢牆細部
*
藥師殿十二藥叉

民國88年(公元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舊有佛殿發現多處損壞,因此在大眾的共同努力下,於民國92年(公元2003年)又動工重建主殿,至民國98年底(公元2009年)完成一棟基地三百餘坪,共有六層的綜合大樓,內設有大禮堂、念佛堂、藥師殿、禪堂及大雄寶殿等,之後復於放生池中修建一座緬甸式的佛塔,融合了南北傳佛教建築之精神象徵,也令附近的緬甸僑胞心靈有所寄託。

*
大殿主供藥師琉璃光如來
*
西方三聖殿
*
禪堂

本寺早年曾多次舉辦大專佛學營與兒童佛學營,十餘年前與國內專業巴利學者合作,開始進行《巴利聖典》之漢譯工作,民國95年起(公元2006年),舉辦數屆「南山佛教文化研討會」,並提供發表者獎助金,以鼓勵年輕學者參與佛法研究的工作。

南山放生寺是一處正信佛教男眾僧侶的十方道場,常有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系統的比丘僧掛單與常住,寺裡的活動除了每年定期的法會之外,並不定期舉辦佛學講座、禪修營及研討會等,亦提供民眾臨終關懷服務,及每週六領眾念佛共修與舉行超薦儀式,為新往生者作七回向,以安撫家屬之心靈而達冥陽兩利。

*
現任住持演觀法師

本寺除了以教義淨化人心之外,更宣揚以護生取代不恰當的放生行為,且長期關懷與投入流浪動物議題,近年來更深入台灣偏鄉原住民部落,以尊重與友善的態度關懷偏鄉的原住民,現階段透過“社會企業”之關懷弱勢精神,支持偏遠地區原住民部落的在地產業及傳統文化復興工作,並以友善大地與契作模式,推動「以購買取代捐款」實質協助行銷偏鄉小農之農產品,並加強關懷弱勢族群及推展偏鄉各類慈善工作

目前南山放生寺配合政府長照政策,依據政府法規設立「南山社區關懷據點」,並運用寺院既有空間與各項資源,成立「南山長青學苑」,建立社區銀髮族共學平台。「南山社區關懷據點」服務項目包括健康促進活動、多元動靜課程、素食共餐與電話問安等,亦不定期舉辦戶外參訪活動,以擴大社區銀髮族之活動範圍並增廣見聞,其推展理念乃是「以資源共享概念,透過在地化之社區照顧,而實踐佛陀慈悲本懷之人間佛教與社會公益」,以實質的“利生”行為,達成優質的“弘法”目標。

*
長青學苑參加台東達仁鄉排灣族小米收穫祭典
*
針對銀髮族設計活潑有趣的賓果遊戲
*
深入偏鄉與原住民交流
TOP 護持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