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寺協會

Facebook專頁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道種寺(宜蘭)

*
*
開山住持德清法師

 

開山住持德清長老尼專弘淨土宗,廿一歲剃度出家,於台北市臨濟護國寺受戒,曾在宜蘭縣佛教會擔任第十六至廿一屆理事、常務理事等職,民國66年(公元1977年)在宜蘭的羅東念佛會服務,當時住持為達觀法師,後來達觀法師為創建「幸夫愛兒園」,於民國79年(公元1990年)聘請德清法師擔任住持,後將羅東念佛會改名為「菩提寺」。

德清法師原無意興建道種寺,但因緣具足,遂於民國90年(公元2001年)五月,開始了道種寺興建工程,以不接佛事、不對外勸募的原則下,歷經二年,於民國92年(公元2003年)四月完工啟用;民國95年(公元2006年)八月,一位善心人士捐贈一筆土地,法師感念多生多劫親恩、師恩及佛恩,規劃興建「報恩念佛堂」,工程歷經二年多,於民國98年(公元2009年)四月廿一日正式啟用,啟用十全寺僧眾連續十天念誦佛號,店內燈火通明、佛音繚繞,爾後每日念佛八小時,佛聲至今未斷,以心憶佛、口稱佛、身禮佛(身口意,落實三好),共修淨業、祈求世界和平、國運昌隆、人民安樂。

*
報恩念佛堂整體外觀
*
報恩念佛堂供奉阿彌陀佛聖像
*
報恩念佛堂迴廊
*
報恩念佛堂內部廣場為選佛場

道種寺興建期間,以淨土三經與遵循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為設計概念,強調淨土法門由阿彌陀佛建立,善導大師是阿彌陀佛乘願再來,德清法師表示:「我不懂建築,但相信建設與自然融合一體,視覺效果最舒服!」,取名「道種寺」意喻「種下菩提種子」,與菩提寺相呼應,道種寺落成後,德清法師將菩提寺交由大弟子慧旭法師接任,兩地皆為「不辦法會,只提供信眾念佛」的清修之處。

*
阿彌陀經變相圖

 

道種寺依地形地貌、山坡走向設計,並融合自然景觀,採左右對稱之建築組合,屋頂為北方廡殿重簷形式,外牆面採用天然洗磚,以展現淨土行門之慈悲喜捨清靜莊嚴;前殿為天王殿,後方大雄寶殿供奉阿彌陀佛聖像、韋陀菩薩與伽藍護法,德清法師將弘揚淨土宗理念融入殿堂設計,發揮創意智慧與巧思,在仿唐建築外牆上,描繪白色蓮花;報恩念佛堂外牆,刻畫淨土宗祖師大德像與偈子;大雄寶殿內則有大型銅鑄阿彌陀佛聖像、《阿彌陀經》變相圖,蓮花壁畫,所有設計巧妙融和大自然;報恩念佛堂內部廣場為選佛場,殿堂設計概念採自《佛說無量壽經》中的阿彌陀佛,又名十二光佛,仿造西方淨土世界,報恩念佛堂的牆外刻畫淨土宗歷代祖師像,還有徹悟大師的教義百偈,例如:「一句彌陀、感應非輕、化康化佛、善導光明」,希望信眾透過念佛及充滿歷代高僧祖師像與偈子的建築,深入了解淨土宗法脈。數十年來,法師堅守戒行,謝絕應酬,除教化眾生外,難得步出山門,寺院山門前立上「淨修道場,謝絕參觀」字樣,期盼民眾到訪,誠心念佛修行。

*
大雄寶殿
*
大雄寶殿供奉阿彌陀佛聖像
*
大雄寶殿與四大天王殿迴廊中庭
*
大雄寶殿彩繪蓮花
*
仿唐建築外牆上描繪白色蓮花
*
淨土宗祖師大德像與偈子

此外,道種寺的「聞思屋圖書館」,以對聯「聞古賢人行禮義、思今學者效耻廉」命名,期勉閱讀的民眾,念頭清楚明白、專注文字與修行。館內藏書除心理學、教科書、佛光山與法鼓山出版的佛教書籍,也有適合兒童閱讀的書籍,平日與周六周日開放,寒暑假則彈性延長開放天數,仰賴義工幫忙,少有民眾知曉。法師非常重視兒童教育工作,為關懷鄉間隔代教養的問題,特設置『財團法人善導教育基金會』專款捐助偏遠學校學童營養午餐,民國99年(公元2010年)羅東白雲寺因颱風來襲,寺內比丘尼及信徒共四位遭土石流活埋,法師主動聯繫修女,協助處理遺體,並於道種寺舉辦追悼法會,事後更捐助天主教瑪利亞長期照護中心新台幣壹佰萬元,無私的義舉令人深深感佩。助人善款無論教內或社會,法師總是慷慨發心,唯生活卻一向簡僕,日常伙食仍以柴火燒之,嚴謹道風實屬教內難得之典範。

*
聞思屋圖書館
*
聞思屋圖書館內部
*
群山環繞環境清幽
TOP 護持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