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精舍(雲林)
大悲精舍(雲林)

正殿外觀為圓形建築、造型特殊

外圍牆

大悲精舍旁有大片天然林
大悲精舍坐落於古坑華南村,三面環山、景致宜人,早年原為耕作荒廢之旱田,雜草叢生、遍地荊棘,民國69年(公元1980年)4月,融清法師於此地闢建道場,為占地約八十坪左右之簡便建築。
.jpg)
住持融清法師
初期,融清法師僅帶著二弟在此清修,並無擴建之意,承蒙台中南普陀寺國強法師的慈悲,每逢佛菩薩聖誕之日,都引導當時任職南普陀寺當家的宗慧法師,領眾前來為佛菩薩慶筵,與大悲精舍結下善緣,後宗慧法師遂來到古坑,協助融清法師建設大悲精舍,共同承擔如來家業。

知客空間

觀音池

宗慧法師

依據宗慧法師法相所塑的地藏王菩薩
因信眾日增,加上民國76年(公元1987年)颱風侵襲甚鉅,修修補補勉強過了三年,實在不堪使用,於民國79年(公元1990年)破土重建,於民國88年(公元1999年)竣工,完成雄偉莊嚴的五層樓佛殿。
大悲精舍的創建與宗慧法師的慈悲願力及投入畢生心血有關,出生於台中布商之家的宗慧師父,自十八歲即具特殊體質,出家後幾次幫助信徒度過難關,因靈驗感應而聞名地方,遂有信徒請託其做法會消災祈福,每年佛事行程幾乎排滿,也因此累積善款,見融清法師事親至孝,又要照顧智能不足的弟弟,雖生活清苦,仍堅持潛修學佛,並選擇於古坑購地建立大悲精舍,遂發心協助融清法師興建莊嚴道場,土地近十甲。
融清法師及宗慧法師建寺從非為了自利,兩人一本苦修精神簡單度日,曾將精舍提供福智團體使用十五年,自己移居寺旁的簡陋寮房,更將住持之位更名予南普陀寺住持宗興法師,民國107年(公元2018年)宗慧法師圓寂後,僅於融清法師繼續守著大片基業,期盼有緣人承擔如來家業。

正殿一樓

大雄寶殿挑高寬敞、供奉三寶佛

後殿供奉三寶佛及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

前庭空間可多功能使用

後方簡便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