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本會
年份
日期
說明
2003.02.11
財團法人佛寺文教基金會假台北板橋宏法禪寺召開「第三屆第七次董事會」,董事長由前一屆董事選聘,第四屆董事十一名:達傳老和尚、善因法師、惟澈法師、明真法師、智道法師、若旭法師、修慧法師、林蓉芝(兼任執行長)、侯鴻超、侯鴻昇、余顯光
2003.02.11
假台北板橋宏法禪寺召開「第三屆第八次理監事聯席會議」(詳佛寺季刊第039期)
2003.02.06
出席屏東鐵爐寺住眾會議,協助辦理相關事宜
2003.01.27
台南新化接天寺鐘樓落成典禮,本會由秘書長林蓉芝代表參加,爾後前往雲林古坑慈光寺瞭解重建工程進度
2003.01.23
本會秘書長林蓉芝前往台北東和禪寺處理有關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受贈土地及房屋乙案,並陪同現場會勘
2003.01.19
出席台南新化接天寺信徒大會,協助辦理相關事宜
2003.01.17
本會秘書長林蓉芝前往台中縣訪視佛慈山淨觀精舍及承遠寺,並帶回捐贈佛寺文教基金會春節義賣物品
2003.01.08
本會秘書長林蓉芝前往大陸拜會廣東省佛教會
2002.12.28
為慶祝本會成立十周年及擴大與當代社會的多元互動、加強兩岸佛教交流、提升佛寺建築與文化內涵、促進宗教法令的健全,由本會主辦、內政部為指導單位、行政院青輔會為贊助單位、財團法人財團法人佛寺文教基金會協辦,於台北天母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為期二天之「當代佛寺建築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發表15篇論文,共有一百多位法師、學者專家、學生參與
1.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台灣戰後新竹地區佛寺建築與傳承之探討(中華佛寺協會理事暨新竹法源寺住持寬謙法師)
2. 台灣宗教團體經濟資源的問題(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鄭志明)
3. 當代台灣佛寺建築與環境永續之探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江哲銘)
4. 台灣大佛之建築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暨台南縣文化建設課講師張志成)
5. 日治時期台灣西部日式木造寺院配置初探與其現存殿堂修護中的色彩問題(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師江佩蓉)
6. 佛光山派下國內據點建築與中部教區田野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師翁銘宏)
7. 明清時期台灣佛教詩詞的幾個類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
8. 台灣佛寺的田野調查(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暨《菩提長青》雜誌社社長闞正宗)
9. 以信託方式處理寺產問題之可行性探索(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任黃運喜)
10. 台灣佛寺建築的百年思維(光武技術學院共同科教授江燦騰)
11. 台灣宗教立法政策初探(內政部民政司宗教科科長黃慶生)
12. 談當代佛寺法制化的因應之道(中華佛寺協會秘書長林蓉芝)
13. 當代台灣南傳佛寺的宗教實踐(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暨佛教弘誓學院教師得檍法師)
14. 台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變化(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教授李世偉、圓光佛學研究所教授王見川)
15. 清代嘉義縣城的觀音信仰佛寺之發展(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顏尚文)
(詳佛寺季刊第039期)
1. 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台灣戰後新竹地區佛寺建築與傳承之探討(中華佛寺協會理事暨新竹法源寺住持寬謙法師)
2. 台灣宗教團體經濟資源的問題(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教授鄭志明)
3. 當代台灣佛寺建築與環境永續之探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江哲銘)
4. 台灣大佛之建築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暨台南縣文化建設課講師張志成)
5. 日治時期台灣西部日式木造寺院配置初探與其現存殿堂修護中的色彩問題(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師江佩蓉)
6. 佛光山派下國內據點建築與中部教區田野研究(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師翁銘宏)
7. 明清時期台灣佛教詩詞的幾個類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楊惠南)
8. 台灣佛寺的田野調查(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暨《菩提長青》雜誌社社長闞正宗)
9. 以信託方式處理寺產問題之可行性探索(玄奘大學宗教學系主任黃運喜)
10. 台灣佛寺建築的百年思維(光武技術學院共同科教授江燦騰)
11. 台灣宗教立法政策初探(內政部民政司宗教科科長黃慶生)
12. 談當代佛寺法制化的因應之道(中華佛寺協會秘書長林蓉芝)
13. 當代台灣南傳佛寺的宗教實踐(玄奘大學宗教學碩士暨佛教弘誓學院教師得檍法師)
14. 台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變化(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教授李世偉、圓光佛學研究所教授王見川)
15. 清代嘉義縣城的觀音信仰佛寺之發展(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顏尚文)
(詳佛寺季刊第0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