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寺協會

Facebook專頁 全文檢索
全文檢索
文選分享
《星雲大師講演集》單行本—《佛教與生活》《佛法與義理》《禪學與淨土》《人間與實踐》
《星雲大師講演集》單行本—《佛教與生活》《佛法與義理》《禪學與淨土》《人間與實踐》
《佛教與生活》
我們的日常生活裡不能缺少宗教,而生活需要用佛法來指導。
《人間與實踐》
人生的價值不在長命富貴、華廈美食,而在奉獻所長、服務大眾;學佛的可貴也不在祈求功名、榮利,而在盡己所能,讓眾生證悟佛性。
《禪學與淨土》
垂簾閉目,手持念珠不理睬人;結印趺坐,不食人間煙火,那是故神其貌的空禪。要工作、要務實、要體驗、磨心志、刮骨髓,才叫禪!
《佛法與義理》
人生的境遇並不是命定如此,絕對不變的。上天沒有能力把我們變成聖賢,上天也不能使我們成為販夫走卒,成聖希賢都要靠自己去完成,所謂「沒有
等待幸福的光
等待幸福的光
作者:顏福南

本書從人性的觸角,捕捉生命的歌聲,以溫暖的筆,訴說人生的光明,

小故事大道理,點點滴滴都是幸福的光。

作者是一個小學教育工作者,明白人間有愛社會,就會減少暴力和衝突。生命太短、太無常,有時彎下身子就可以避開糾紛,我們不需要撞得頭破血流去換得成長。書中的經驗,可以帶給你正向的思考與快樂的希望。
漢唐時期文殊菩薩信仰研究
漢唐時期文殊菩薩信仰研究
作者:郭鎧銘

文殊菩薩被視作智慧的化身,常為諸佛座下之上首菩薩、法王子,以多樣性身分,或為當機者,或為說法者,出現諸大乘經典中,直闡第一義諦。又有「三世佛母」、「諸佛之師」的稱呼,更是四大菩薩中最早有專屬道場者,然研究者卻相對不多。  
 
此書以文殊菩薩為主軸人物,時代訂在自漢至唐,先論文殊法門,又以佛教時空觀,論及文殊的過去,再分析諸經中的文殊意涵,並及於圖像,最後歸結於五臺山一地的信仰事蹟。範圍廣泛、內容豐富,值得多加瀏覽細讀。
角落微光
角落微光
作者:莊聰吉

莊聰吉醫師安住小鎮行醫三十餘年,為人治療眼疾,視病如親,不管深夜或例假日,隨傳隨到,適時消解患者眼患之苦。熱心公益的莊醫師,除了自掏腰包幫忙鎮內弱勢及低收入戶家庭負擔診療費用、發放愛心米幫助需要者,亦參與偏遠地區義診;缷下白袍則是人人敬愛的「撿垃圾醫師」,隨地撿拾垃圾並扮演動物的送行者,維護社區環境。

作者以數十年開業行醫及各地義診的點滴、醫病之間的種種溫馨小故事,真情書寫的字裡行間處處透露著對生命、對大地的真誠關懷與熱愛,即使角落微光,時時溫煦照亮人間!
定格的畫作
定格的畫作
作 者:林澄杉、游阿品

菩提眷屬林澄杉、游阿品賢伉儷兩人生長在貧困的佃農之家,不畏環境艱難,力爭上游,讓生命發光發熱,共同造福家庭、學校、社會。退休後,更積極投入佛光會的各項活動,並榮獲「佛光楷模」。

本書近百篇,篇篇流露樸實真情。有林澄杉對太太游阿品的濃濃牽手情愛、對鄉土人文的懷舊之情、兩人同心戮力於教育及美勞創作,貢獻所學的熱情等。
長城內外
長城內外
作者:高瞻

長城內外—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戰爭與和平

成王敗寇,各有前因莫羨人。
朝代更迭,細說現世的輪迴。

農耕民族安土重遷,男耕女織,而創造出燦爛文明,本不事擴張的,但為了國家命脈,亦須為生存空間而拓展有度。遊牧民族騎在馬背、追逐水草、放牧牛羊,征服遠方,既是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種本能。在中國長城內外,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經歷數千年的戰爭與和平、碰撞與交融,是人類歷史上最漫長、最反覆、最可歌可泣的一段歷程。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
作者:路易斯.蘭卡斯特

現代人對「絲綢之路」的印象,通常指東起長安,向西越過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這條佛教藝術之路。事實上,「絲綢之路」包含了陸路與海路。雖然海上絲路較陸路少人留意,但與陸上絲路同樣重要。透過一系列追溯探索,讓我們了解海上絲綢之路如何促進佛教傳播與文化交流。

《佛教海線絲綢之路》是一部浩瀚的海上佛教史,範圍廣闊,不僅涉及佛教宗派、著名僧侶和規範行儀,有關海上跨中西文化接觸、南島民族的航海技術和遷徙等各種因緣,都是佛教傳播史的重要環節。本書五大特色:歷時長、多國度、新詮釋、跨領域、
人間佛教的實踐
人間佛教的實踐
作者:慧裴法師

星雲大師弘揚的「人間佛教」,是根據時代的需要,讓社會大眾知道寺院的功能並不局限在誦經拜佛而已,各種活動的籌備都蘊含著教育及智慧,更是一種心靈淨化、安定人心的現代生活美學。

作者慧裴法師透過親身的參與,記錄佛光山每年所舉辦的各項活動,從平安燈會、水陸法會、體育弘法、青年度化、水果節等六個主題,探究星雲大師實踐人間佛教的種種方法與細節,以及佛法與人的互動情況。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
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
星雲大師擅長以文學弘法,曾說:「我這一生,除了與佛教的關係特別的殊勝,其它的學術文化,就要算我與文學的因緣最為深厚。」

本書精選「宗教實踐與星雲大師文學創作學術研討會」31篇學者專家論文,以「宗教實踐」與「文學創作」主題,探討星雲大師的文學思想、各體文學創作、文學風格等,涵蓋各個時期的經典作品和各種文學實踐,希望本書能引導大家關注「人間佛教與現當代佛教文學創作」、「人間化、本土化與中國佛教文學創作」,從而為當代人間佛教的弘揚提供歷史經驗和理論資源。
無盡燈—星雲大師全集讀後
無盡燈—星雲大師全集讀後
作者:樓宇烈等人合著

《星雲大師全集》出版之後,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和財團法人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共同策劃至大陸高校舉辦《全集》論壇,如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等,以及邀請百位專家學者撰寫心得感言,並出版此書《無盡燈──星雲大師全集讀後》,透過他們慧眼妙筆繼續傳播人間佛教這盞瞹瞹含光的無盡燈,照亮世間,溫暖人心。
TOP 護持捐款